本文实例讲述了微信小程序学习总结(四)事件与冒泡。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,具体如下:
先来熟悉一个swiper组件,可以实现我们常见的轮播图效果。
view swiper indicator-dots="true" indicator-color="rgba(0, 0, 0, .3)" autoplay="true" interval="2000" swiper-item image src='/imgs/3.jpg' /image /swiper-item swiper-item image src='/imgs/4.jpg' /image /swiper-item swiper-item image src='/imgs/5.jpg' /image /swiper-item /swiper
indicator-dots=“true” 这个是显示面板的指示点
indicator-color="rgba(0, 0, 0, .3)"这个是设置小圆点的颜色
vertical='true'纵向滚动
autoplay=“true” 自动滚动,轮播图轮播图这个肯定是要有的,不可能要用户手动自己播吧
interval=“2000” 这个是设置间隔的滚动时间,单位是ms,也就是两秒
事件text bindtap="onTap" 开启小程序之旅 /text
当鼠标点击开启小程序之旅的时候,会触发onTap绑定的函数
wx.navigateTo和wx.redirectTo这两个都可以进行页面跳转,他们的区别在于,wx.navigateTo这个用于平级页面跳转,也就是它跳转页面的时候前面的页面并没有关闭,而是隐藏起来了,来来来,往下看
看看上面多了一个返回的标志
wx.redirectTo这个方法,它会把前一个页面个关闭掉
再来看看其他的方法
wx.navigateTo({ url: '../post/post', success:function(res){ console.log('跳转成功执行') fail:function(){ console.log("跳转失败执行") complete:function(){ console.log('无论成功失败都执行')
这两个跳转相对应的方法,来看一下
一个是onUnload,另一个是onHide
//页面隐藏的时候调用 onHide:function () { console.log('haha') //页面被关闭时 onUnload:function(){ console.log('hahah')冒泡事件
也就是当触发子节点的时候,父节点也会受到影响。
我们来你看一个例子
view bindtap='onContainerTap' text bindtap="onSubTap" 开启小程序之旅 /text /view
愁一愁控制台啥样
父节点受到影响
怎么解决?来看。
view bindtap='onContainerTap' text catchtap="onTap" 开启小程序之旅 /text /view
把bindtap改成catchtap就好,父节点不会受到影响。
获取Page数据page({ data:{name:"test"}, showData:function(){ var text=this.data.name console.log(text);
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微信小程序设计有所帮助。